GB/T 14684-2022 建設用砂




本文件規定了建設用砂的分類與類別,總體要求,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儲存和運輸。
本文件" />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囗交-bbwblowjobtube大乳-少妇免费直播,波多野结衣永久免费视频,久久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啊灬啊灬啊灬快灬高潮了学长

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您的位置:首頁 > 實驗室 > 材料實驗室 > 建筑材料

建設用砂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2 00:34:13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2日 00:35

建設用砂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點 擊 解 答??

建設用砂檢測項目及技術要求

建設用砂是混凝土、砂漿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其質量直接影響工程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根據標準《GB/T 14684-2022 建設用砂》要求,建設用砂的檢測需涵蓋以下核心項目:

一、關鍵檢測項目及方法

1. 顆粒級配

  • 檢測意義:反映砂的粒徑分布,影響混凝土和易性、密實度和強度。
  • 方法:通過篩分法測定砂在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等篩孔的累計篩余量。
  • 標準要求:天然砂和機制砂的級配需符合Ⅰ、Ⅱ、Ⅲ類砂的級配區劃分。

2. 含泥量與石粉含量

  • 含泥量:砂中粒徑小于75μm的黏土、淤泥顆粒含量。
    • 檢測方法:水洗法(淘洗后烘干稱重)。
    • 限值:Ⅰ類砂≤3.0%,Ⅱ類砂≤5.0%,Ⅲ類砂≤7.0%。
  • 石粉含量(機制砂特有):粒徑小于75μm的顆粒中,礦物成分與母巖一致的粉末。
    • 檢測方法:亞甲藍試驗(區分石粉與黏土)。
    • 限值:根據砂類別和用途調整,高不超過10%。

3. 泥塊含量

  • 檢測意義:泥塊遇水軟化,降低混凝土粘結力。
  • 方法:篩除粒徑大于1.18mm顆粒后,測定篩余泥塊質量占比。
  • 限值:Ⅰ類砂≤0.5%,Ⅱ類砂≤1.0%,Ⅲ類砂≤2.0%。

4. 表觀密度與堆積密度

  • 表觀密度:砂顆粒單位體積(不含孔隙)的質量,反映砂的密實度。
    • 標準范圍:≥2500 kg/m³。
  • 堆積密度:砂在自然堆積狀態下的單位體積質量,影響混凝土配比設計。
    • 典型值:1400-1600 kg/m³。

5. 含水率

  • 檢測意義:影響混凝土水灰比控制。
  • 方法:烘干法(105℃±5℃烘至恒重)。
  • 控制要求:砂含水率需實時監測,配比時動態調整用水量。

6. 堅固性

  • 檢測意義:評價砂抵抗風化、凍融等破壞的能力。
  • 方法:硫酸鈉溶液浸泡循環5次,計算質量損失率。
  • 限值:Ⅰ類砂≤6%,Ⅱ類砂≤10%,Ⅲ類砂根據工程要求定。

7. 堿活性(化學危害性)

  • 檢測意義:判斷砂中是否含活性二氧化硅,避免與水泥堿成分發生膨脹反應。
  • 方法:巖相法、砂漿棒法(快速判定膨脹率)。
  • 標準:若為活性骨料,需采取摻加礦物摻合料等抑制措施。

8. 氯離子含量

  • 檢測意義:氯離子超標會導致鋼筋銹蝕,影響結構壽命。
  • 方法:硝酸銀滴定法或電位滴定法。
  • 限值:根據混凝土用途分級,如預應力混凝土要求≤0.01%。

9. 有害物質含量

  • 檢測項目:云母、硫化物、硫酸鹽、有機物等。
  • 方法
    • 云母:顯微鏡法測定含量;
    • 有機物:比色法(與標準溶液顏色對比);
    • 硫化物:化學滴定法。
  • 限值:如云母含量≤2.0%,硫化物及硫酸鹽(以SO?計)≤0.5%。

二、檢測頻率與取樣要求

  1. 取樣規則:同一產地、同一規格每400m³或600t為一驗收批,不足者按一批計。
  2. 取樣方法:在料堆不同部位均勻取樣,混合后縮分成約20kg試樣。
  3. 檢測周期:進場必檢項目(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等),其他項目按工程需求定期抽檢。

三、檢測結果應用與質量控制

  • 分類管理:根據檢測結果將砂分為Ⅰ類(高強度混凝土)、Ⅱ類(普通混凝土)、Ⅲ類(低標號混凝土或砌筑砂漿)。
  • 不合格處理:含泥量超標可水洗處理;堿活性砂需添加礦粉;氯離子超標嚴禁用于鋼筋混凝土。
  • 數據記錄:建立砂源質量檔案,追溯材料性能波動。

四、結語

建設用砂檢測是保障工程質量的基礎環節,需嚴格遵循標準和工程設計要求。通過科學檢測與數據分析,可有效規避材料缺陷引發的工程風險,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

:實際檢測需結合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標準及具體設計要求,部分指標(如石粉含量)可根據機制砂生產工藝調整限值。


分享
上一篇:建設用石檢測 下一篇:水運工程用石檢測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建設用砂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

前沿科學公眾號 前沿科學 微信公眾號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眾號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眾號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視頻 中析研究所 微視頻
中析小紅書 中析研究所 小紅書
京ICP備15067471號-35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