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736-2002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




本標準規定了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夕f,JJn劑的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 />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囗交-bbwblowjobtube大乳-少妇免费直播,波多野结衣永久免费视频,久久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啊灬啊灬啊灬快灬高潮了学长

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您的位置:首頁 > 實驗室 > 材料實驗室 > 建筑材料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2 08:32:37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2日 08:33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點 擊 解 答??

一、礦物外加劑的分類與作用

  1. 硅灰:高活性SiO?含量(≥85%),可填充混凝土孔隙,提高抗壓強度和抗滲性。
  2. 礦渣粉:由高爐礦渣粉磨制成,具有潛在水硬性,可降低水化熱,改善抗硫酸鹽侵蝕能力。
  3. 粉煤灰:分為Ⅰ級、Ⅱ級、Ⅲ級,通過火山灰效應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

二、礦物外加劑的核心檢測項目

(一)物理性能檢測

  1. 細度

    • 檢測方法:激光粒度分析或勃氏比表面積測定(如硅灰比表面積≥15,000 m²/kg)。
    • 標準依據: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
  2. 需水量比

    • 定義:礦物外加劑與基準水泥達到相同流動度時的用水量比值(粉煤灰需水量比≤95%為Ⅰ級)。
    • 檢測儀器:水泥凈漿攪拌機、流動度測定儀。
  3. 含水率

    • 要求:礦渣粉含水率≤1.0%,粉煤灰含水率≤1.0%(GB/T 1596-2017)。

(二)化學成分分析

  1. 活性組分含量

    • 硅灰:SiO?含量≥85%(GB/T 18736-2017)。
    • 礦渣粉:CaO+MgO+SiO?含量≥2/3,S含量≤4.0%。
    • 粉煤灰:燒失量≤5%(Ⅰ級)、≤8%(Ⅱ級)。
  2. 有害物質限量

    • 氯離子含量:≤0.06%(GB 50164-2011)。
    • 堿含量:避免堿-骨料反應,總堿量≤0.75%(根據工程要求調整)。

(三)活性指數測定

  1. 7天/28天活性指數
    • 定義:摻礦物外加劑的膠砂強度與基準膠砂強度的比值。
    • 礦渣粉:7天活性指數≥75%,28天≥95%(S95級)。
    • 檢測標準:GB/T 18046-2017。

(四)耐久性相關檢測

  1. 抗氯離子滲透性

    • 電通量法:摻硅灰的混凝土電通量≤1000庫侖(ASTM C1202)。
  2. 抗硫酸鹽侵蝕性

    • 膨脹率:28天浸泡后膨脹率≤0.10%(GB/T 749-2008)。

(五)環保與安全性指標

  1. 放射性核素限量
    • 內照射指數(IRa)≤1.0,外照射指數(Iγ)≤1.0(GB 6566-2010)。

三、檢測流程與關鍵控制點

  1. 取樣與預處理:按批次隨機取樣(如每120噸為一批),樣品需在105℃烘干至恒重。
  2. 比對試驗:摻外加劑的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同步測試,排除環境干擾。
  3. 數據驗證:重復試驗3次取平均值,確保結果可靠性。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1. 活性指數不達標:檢查粉磨工藝或原材料來源(如礦渣的冷卻方式)。
  2. 需水量比過高:優化顆粒級配或增加減水劑摻量。
  3. 氯離子超標:嚴格管控原材料中工業副產物的使用。

五、結論

礦物外加劑的檢測是保障高強高性能混凝土質量的核心環節。通過物理、化學、活性及耐久性等多維度檢測,可評估其適用性,從而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提升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未來,隨著智能檢測技術(如AI圖像識別細度)的應用,檢測效率和精度將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 GB/T 18046-2017, GB/T 18736-2017, GB/T 1596-2017
  • ACI 234R-06: Guide to Silica Fume in Concrete
  • 《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 207)

通過上述系統化檢測,可確保礦物外加劑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中發揮大效能,為工程質量的提升提供科學依據。


分享
上一篇:混凝土用外加劑檢測 下一篇: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質混合材料檢測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

前沿科學公眾號 前沿科學 微信公眾號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眾號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眾號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視頻 中析研究所 微視頻
中析小紅書 中析研究所 小紅書
京ICP備15067471號-35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