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244-1991 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試驗方法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的原理、設備、試樣、程序、結果計算" />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囗交-bbwblowjobtube大乳-少妇免费直播,波多野结衣永久免费视频,久久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啊灬啊灬啊灬快灬高潮了学长

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您的位置:首頁 > 實驗室 > 材料實驗室 > 建筑材料

含碳耐火材料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2 08:14:04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2日 08:15

含碳耐火材料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點 擊 解 答??

含碳耐火材料檢測項目詳解

一、物理性能檢測

  1. 體積密度與顯氣孔率

    • 檢測方法:阿基米德法(GB/T 2997-2015)。
    • 意義:體積密度影響材料的抗侵蝕能力,顯氣孔率過高會降低抗氧化性。
  2. 常溫耐壓強度(CCS)

    • 檢測方法:萬能試驗機加壓(GB/T 5072-2008)。
    • 標準要求:一般需≥30 MPa(具體根據材料類型調整)。
  3. 高溫抗折強度(HMOR)

    • 檢測方法:三點彎曲法(GB/T 3002-2017),測試溫度通常為1400~1600℃。
    • 意義:評估材料在高溫下的結構穩定性。

二、化學成分分析

  1. 碳含量測定

    • 方法:燃燒法(GB/T 16555-2017),利用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
    • 關鍵指標:碳含量通常為3%~20%,直接影響抗氧化性和導熱性。
  2. 主成分分析

    • 檢測項目:MgO、Al?O?、SiO?等氧化物含量(XRF或ICP-OES)。
    • 標準:GB/T 5069(鎂質材料)、GB/T 6900(鋁硅質材料)。
  3. 雜質元素控制

    • 元素:Fe?O?、CaO、Na?O等,需限制含量(如Fe?O?≤1.5%),以防高溫下形成低熔點相。

三、微觀結構分析

  1. 顯微結構觀察

    • 方法:掃描電鏡(SEM)結合能譜儀(EDS)。
    • 關注點:碳相分布(石墨/炭黑)、氧化物晶粒結合狀態、氣孔形貌。
  2. 物相組成分析

    • 方法:X射線衍射(XRD),鑒定方鎂石、尖晶石、石墨等物相。
    • 意義:物相組成直接影響材料的抗熱震性和抗渣侵蝕能力。

四、抗氧化性檢測

  1. 靜態氧化試驗

    • 方法:將試樣置于高溫爐中(如1200℃×3h),通入空氣或氧氣,測定氧化層厚度及失重率(ASTM C863)。
    • 改進方向:添加金屬抗氧化劑(如Al、Si)可提升抗氧化性。
  2. 動態氧化試驗

    • 模擬條件:結合侵蝕介質(如FeO、CaO-SiO?渣),評估材料在實際工況下的抗氧化-侵蝕耦合行為。

五、熱震穩定性測試

  1. 水冷法熱震試驗

    • 方法:將試樣加熱至1100℃后迅速水冷,循環3~5次,測定強度保持率(YB/T 376.1-1995)。
    • 合格標準:殘余強度≥50%初始強度。
  2. 抗熱震參數計算

    • 公式:?′′=?⋅??⋅?R′′=E⋅ασ⋅λ?(σ為強度,λ導熱系數,E彈性模量,α熱膨脹系數)。
    • 意義:量化材料抗熱震能力,指導配方優化。

六、應用性能模擬測試

  1. 抗渣侵蝕試驗

    • 方法:靜態坩堝法(ASTM C874)或旋轉渣侵法,模擬鋼液/熔渣侵蝕(1400~1600℃)。
    • 評價指標:侵蝕深度、滲透層顯微結構變化。
  2. 抗堿金屬侵蝕測試

    • 適用場景:鋁電解槽用材料需檢測Na/K蒸氣侵蝕(GB/T 17617-2012)。

七、其他專項檢測

  1. 結合劑性能分析

    • 焦炭殘留率:測定樹脂/瀝青結合劑碳化后的殘碳量(目標≥30%)。
    • 熱重分析(TGA):評估結合劑的熱分解行為。
  2. 導熱系數測定

    • 方法:激光閃射法(ASTM E1461),石墨含量高則導熱性優異。

結論

含碳耐火材料的檢測需覆蓋物理、化學、微觀結構及實際工況模擬等多維度,尤其需關注碳相穩定性與抗氧化性間的平衡。檢測過程中應嚴格參照GB、ISO、ASTM等標準,并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如電爐、轉爐、鋼包)調整檢測側,以確保材料在高溫、侵蝕環境下的長效服役性能。


分享
上一篇:連鑄保護渣檢測 下一篇:土壤、底質、海洋沉積物檢測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含碳耐火材料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

前沿科學公眾號 前沿科學 微信公眾號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眾號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眾號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視頻 中析研究所 微視頻
中析小紅書 中析研究所 小紅書
京ICP備15067471號-35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