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家用和類似用途兩極帶接地10A 250V a.c.插頭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本標準規定了高壓線路針式瓷絕緣子的結構型式、尺寸、機械特性和電氣特性。本標準適用于標稱電壓為10 kV及以下、頻率不高于100 Hz的交流架空電力線路用的針式瓷絕緣子(以下簡稱絕緣子)。絕緣子安裝地點為環境溫度為-40 ℃~+40 ℃,海拔不超過1 000 m的地區。本標準不適用于對絕緣子瓷件、金屬附件有嚴重腐蝕或使絕緣子性能降低的環境中使用的絕緣子。
本文件界定了架空線路用瓷或玻璃絕緣子元件(以下簡稱絕緣子)的術語和特性,規定了檢驗特性規定值的條件、試驗方法和判定準則。本文件適用于標稱電壓高于1 000 V、頻率不超過100 Hz交流架空電力和牽引線路用瓷和玻璃絕緣子,以及直流架空電力牽引線路用絕緣子的定義、試驗方法和判定準則。本文件也適用于絕緣子串元件、架空線路剛性絕緣子和變電所用的類似結構的絕緣子的定義、試驗方法和判定準則。本文件不適用于構成電氣部件的絕緣子,或電氣結構中的部件,以及GB/T 8287(所有部分)中所包括的支柱絕緣子的定義、試驗方法和判定準則。絕緣子串和絕緣子組的試驗方法(如,濕操作沖擊電壓)和接收準則在GB/T 1001.2—2010中論述。本文件不包括有關按特定運行條件選擇絕緣子的要求。絕緣子的特性值在相應的產品標準中規定。
GB/T 1001的本部分規定了標準電氣試驗程序及接收規則,以檢驗本部分范圍內的絕緣子串和絕緣子串組的規定特性。本部分適用于標準電壓高于1000V、頻率不大于100Hz的架空電力線路用瓷或玻璃絕緣子串元件組成的絕緣子串和絕緣子串組。本部分也適用于直流架空牽引線路用的絕緣子串和絕緣子串組。本部分還適用于變電所用的類似結構的絕緣子串和絕緣子串組。本部分還可作為直流架空電力線路用的絕緣子串和絕緣子串組及復合絕緣子的暫用標準。
本文件規定了家用和類似用途單相插頭插座的型式、基本參數和尺寸,以及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家庭和類似家庭環境場合使用的、交流頻率為50 Hz、額定電壓為250 V、額定電流不超過16 A的單相插頭和插座。
本標準規定了家用和類似用途三相插頭插座的型式、基本參數和尺寸。本標準適用于家用和類似用途的、交流頻率為50 Hz、額定電壓為440 V、額定電流不超過32 A的三相插頭和三相固定式或移動式插座。本標準不排除將三相插頭插座用于建筑工地,或作農業、商業用途。
本標準規定了機械加工工藝裝備的基本術語和定義。包括:一般術語、金屬切削刀具術語、模具術語、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術語、輔具術語、鉗工工具術語、計量器具術語、工位器具術語及工藝裝備管理術語。標準適用于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生產、科研、教學等。
本標準規定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氣包裝的術語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標識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本標準規定了評定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系列和規定表面粗糙度時的一般規則。本標準適用于對工業制品的表面粗糙度的評定。
GB/T 1033本部分規定了非泡沫塑料密度的三種測定方法:方法A:浸漬法,適用于除粉料外無氣孔的固體塑料。方法B:液體比重瓶法,適用于粉料,片料,粒料或制品部件的小切片。方法C:滴定法,適用于無孔的塑料。本部分適用于塑料的或擠出的非泡沫塑料,以及粉料、片料和顆粒狀非泡沫塑料。
警告:本部分的應用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危險的材料、操作或設備。本部分沒有針對可能存在的有關應用的全部安全問題做出說明。本部分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用于本部分的安全健康條款并確定本部分的使用規范。GB/T 1033的本部分規定了用密度梯度柱測定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方法。本部分適用于模塑或擠出的無孔非泡沫塑料固體顆粒。
警告:本部分的應用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危險的材料、操作或設備。本部分沒有針對可能存在的有關應用的全部安全問題做出說明。本部分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用于本部分的安全健康條款并確定本部分的使用規范。GB/T 1033的本部分規定了內部不含孔隙的任何形狀的固體非泡沫塑料的密度或比容的測量方法。
1.1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平板或曲面形狀的固體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本標準也規定了當試樣進入水中或在一定濕度的條件下,測量規定塑料試驗樣尺寸的吸水量。對單相材料假設通過試樣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費克擴散行為,那么可以測定通過厚度方向的水分擴散系數。該模型對均質材料和增強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溫度以下的試驗是有效的。然而一些兩相基料,如固化的環氧樹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標準范圍內。1.2 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擴散系數適于比較塑料暴露于相同條件下的平衡吸水量。若在非濕度平衡條件下比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單相費克擴散行為。1.3 另一種情況是在一定時間內將規定尺寸的塑料試樣浸泡于水中或規定的濕度下,該方法可用于相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較,或給定材料質量控制。所有試樣盡可能相同,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即表面光潔度。內應力等。然而在這些條件下試樣達不到平衡吸水性,所以該試驗不能用于比較不同種類塑料的吸水性。為了保證結果的可靠性,建議試驗同時進行。1.4 本標準得到的結果適用于大多數塑料,但不適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細管效應的泡沫塑料、顆粒或粉末。塑料暴露于潮濕條件一定時間,可用于塑料間的相互比較。測定擴散系數的試驗不適用于所有塑料。方法2不適用于浸入沸水中后不能保持形狀的塑料(見6.4)。
本標準規定了用石英膨脹計測定塑料在-30℃~30℃線膨脹系數的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使用石英膨脹計對線膨脹系數大于1×10<上標-6>℃<上標-1>的塑料材料的線膨脹系數進行測定。本標準不適用于線膨脹系數很低(小于1×10<上標-6>℃<上標-1>)的材料。對于低膨脹系數的材料,建議使用干涉計或電容技術。
本文件規定了塑料薄膜與薄片水蒸氣透過性能的兩種杯式測定方法——增重法和減重法。本文件適用于塑料薄膜與薄片的水蒸氣透過性能測定。紙張、無紡布、人造革等材料的水蒸氣透過性能測定可參照使用。
本文件規定了在壓差條件下,測定塑料薄膜和薄片以及多層結構材料的氣體透過性的兩種試驗方法——壓力傳感器法和氣相色譜法。本文件適用于塑料薄膜和薄片氣體透過性的測定,其他材料的氣體透過性測定可參照使用。
本文件規定了在等壓條件下,測定塑料薄膜、薄片、共擠材料、塑料涂覆材料和層壓板等材料的氣體透過性的兩種試驗方法——庫侖傳感器法和氣相色譜法。本文件適用于塑料薄膜和薄片氣體透過性的測定,其他材料的氣體透過性測定可參照使用。
GB/T 1040的本部分規定了在規定條件下測定塑料和復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一般原則,并規定了幾種不同形狀的試樣以用于不同類型的材料,這些材料在本標準的其他部分予以詳述。本方法用于研究試樣的拉伸性能及規定條件下測定拉伸強度、拉伸模量和其他方面的拉伸應力/應變關系。本方法適用于下列材料:——硬質和半硬質(見3.12和3.13)熱塑性模塑、擠塑和澆鑄材料,除未填充類型外還包括填充的和增強的混合料,硬質和半硬質熱塑性片材和薄膜;——硬質和半硬質熱固性模塑材料,包括填充的和增強的復合材料,硬質和半硬質熱固性板材,包括層壓板;——混入單向或無定向增強材料的纖維增強熱固性和熱塑性復合材料,這些增強材料如氈、織物、無捻粗紗、短切原絲、混雜纖維增強材料、無捻粗紗和碾碎纖維等;預浸漬材料制成的片材(預浸料坯);——熱致液晶聚合物。鑒于ISO 1926,本方法一般不適用于硬質泡沫材料或含微孔材料的夾層結構材料。
本文件在GB/T 1040.1的基礎上規定了用于測定模塑和擠塑材料拉伸性能的試驗條件。本文件適用于下述材料:——硬質和半硬質的熱塑性模塑、擠塑和鑄塑材料,包括經填充和增強的復合材料,增強填充材料如短纖維、細棒、小薄片和細粒料,不包括紡織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見GB/T 1040.4和GB/T 1040.5)。“硬質塑料”和“半硬質塑料”的定義見GB/T 1040.1—2018中第3章;——硬質和半硬質的熱固性模塑和鑄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強的復合材料,但紡織纖維增強材料(見GB/T 1040.4和GB/T 1040.5)除外;——熱致液晶聚合物。本文件不適用于硬質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夾層結構的材料,見GB/T 9641。本文件不適用于厚度小于1 mm的柔性薄膜和片材,見GB/T 1040.3。本文件所用的試樣既可模塑成規定尺寸,也可由注塑和壓塑的板材經機加工、切割或沖壓而成。優選多用途試樣(見GB/T 37426)。
1.1 GB/T 1040 的本部分在第 1 部分基礎上規定了測定厚度小于 1mm 的塑料薄膜或薄片拉伸性能 的試驗條件。 1.2 見 GB/T 1040.1-2006 中的 1.2 。 1.3 本部分通常不適用于測定以下材料的拉伸性能: a)泡沫塑料; b)紡織纖維增強塑料。 1.4 見 GB/T1040.1-2006 中的 1.5 。
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礎上,規定了測定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異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試驗條件。 對單向增強復合材料的規定見GB/T 1040的第5部分。 1.2 見GB/T 1040.1-2006 中的1.2 1.3 本部分適用于下列材料: ——混入非單向增強材料的纖維增強熱固性和熱塑性復合材料,所用的非單向增強材料如氈片、機織物、無捻粗紗織物、短切原絲及上述增強材料的組合物、混雜纖維、無捻粗紗、短切或磨碎纖維或預浸漬材料(預浸料)等(對于直接注塑試樣,見GB/T 1040.2-2006 中的1A 型試樣); ——帶有單向增強材料的上述材料復合制品和用單向層壓片材構成的多向增強材料,所提供的層壓片材應是勻稱的; ——由這些材料制作的成品。 涉及到的增強纖維包括玻璃纖維、碳纖維、聚芳酰胺纖維或其他類似纖維。 1.4 本部分應使用按ISO 1368 或其他等效方法制作的試板或從帶有合適平面的成品或半成品經機加工制成的試樣。 1.5 見GB/T 1040.1-2006 中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