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凍檢測
發(fā)布日期: 2025-04-07 15:31:23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07日 15:32
果凍檢測是確保其質量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涉及原料、生產過程及成品的多維度檢測。以下是果凍檢測的核心項目及標準依據(jù),供企業(yè)、質檢機構及消費者參考:
一、基礎理化指標檢測
-
感官檢測
- 內容:外觀(透明度、色澤)、氣味、口感、組織形態(tài)(彈性、有無雜質)。
- 標準:GB 19299-2015《食品安全標準 果凍》。
-
水分含量
- 目的:控制產品質地與保質期,水分過高易滋生微生物。
- 方法:GB 5009.3-2016 直接干燥法。
-
糖分(總糖、還原糖)
- 意義:影響甜度與熱量標注,需符合營養(yǎng)標簽法規(guī)。
- 方法:GB 5009.8-2016 液相色譜法。
-
pH值
二、食品安全關鍵項目
-
微生物檢測
- 菌落總數(shù):評估生產衛(wèi)生狀況(≤100 CFU/g)。
- 大腸菌群:指示潛在致病菌污染(不得檢出)。
- 霉菌/酵母:反映原料或包裝污染(≤20 CFU/g)。
- 致病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不得檢出)。
- 標準:GB 4789系列。
-
食品添加劑檢測
- 防腐劑:山梨酸、苯甲酸(≤0.5 g/kg)。
- 甜味劑:阿斯巴甜、安賽蜜(按GB 2760限量)。
- 色素:檸檬黃、胭脂紅等合成色素(禁用或限用)。
- 增稠劑:卡拉膠、瓊脂(需符合工藝必要量)。
-
重金屬及污染物
- 鉛(≤0.5 mg/kg)、砷(≤0.5 mg/kg)、鎘、汞:原料污染風險檢測。
- 標準:GB 2762-2022。
三、特殊風險項目
-
異物檢測
- 方式:X射線、金屬探測儀篩查金屬碎片、塑料等。
- 意義:避免生產過程中混入的物理危害。
-
農殘檢測(含水果成分果凍)
- 項目:有機磷類(如敵敵畏)、擬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
- 依據(jù):GB 23200.113-2018 氣相色譜-質譜法。
-
過敏原檢測
- 對象:乳制品、堅果等成分(如添加牛奶或花生顆粒)。
- 要求:標簽強制標識,檢測方法參考ELISA或PCR。
四、包裝與標簽合規(guī)性
- 密封性測試:負壓法檢測包裝泄漏。
- 遷移物檢測:塑化劑(DEHP)、雙酚A(針對塑料杯裝果凍)。
- 標簽審核:成分表、保質期、貯存條件、過敏原等信息準確性。
五、檢測流程建議
- 原料驗收:檢測水果原料農殘、糖漿的理化指標。
- 在線檢測:生產過程中實時監(jiān)控pH值、水分及異物。
- 成品抽檢:按批次檢測微生物、添加劑及標簽合規(guī)性。
- 第三方送檢:年檢或出口時需符合目標市場標準(如歐盟EC No 1333/2008)。
六、常見不合格項警示
- 添加劑超標:違規(guī)使用色素或甜味劑降低成本。
- 微生物污染:生產環(huán)境消毒不徹底導致菌落總數(shù)超標。
- 標簽誤導:未標注過敏原或虛標“低糖”“無添加”。
通過系統(tǒng)化的檢測項目控制,企業(yè)可有效降低質量風險,提升消費者信任度。建議結合HACCP體系,針對關鍵控制點(如殺菌工藝、添加劑投料)制定嚴格檢測方案。
上一篇:黃豆醬檢測下一篇:羊肚菌檢測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果凍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