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檢測是一種基于物質對紫外光選擇性吸收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化學、生物醫藥、環境監測及食品安全等領域。其核心原理是:當特" />
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紫外(UV)吸收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紫外吸收檢測是一種基于物質對紫外光選擇性吸收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化學、生物醫藥、環境監測及食品安全等領域。其核心原理是:當特定波長的紫外光(通常為200-400nm)通過被測樣品時,具有共軛結構或芳香環的化合物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能,導致光強度衰減。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吸光度(A)與物質濃度(c)、光程(L)及摩爾吸光系數(ε)呈正相關關系,即A=εcL,從而實現目標物的定量分析。
紫外吸收檢測在多個領域的關鍵應用包括:
1. 水質監測:檢測水中總有機碳(TOC)、硝酸鹽、苯系物等污染物
2. 藥品分析:測定維生素、抗生素、生物堿等藥物的含量與純度
3. 生物分子檢測:DNA/RNA定量(260nm)、蛋白質濃度測定(280nm)
4. 化工過程監控:跟蹤反應體系中關鍵成分的濃度變化
5. 食品安全:檢測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殘留量
現代紫外檢測系統主要包含以下設備:
1.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配備氘燈光源,波長范圍190-1100nm,支持掃描與固定波長檢測
2. HPLC-UV聯用系統:液相色譜與紫外檢測器的組合,用于復雜樣品的分離分析
3. 微孔板閱讀器:高通量檢測96/384孔板樣品,適用于生物實驗室
4. 在線UV監測儀:實時監控工業流程中的關鍵參數,如COD檢測
常用檢測方法遵循以下步驟:
1. 樣品前處理:過濾、稀釋或萃取去除干擾物質
2. 波長選擇:根據目標物的大吸收波長設定檢測參數
3. 基線校準:使用空白溶劑進行儀器歸零
4. 標準曲線法:配制系列濃度標準品建立定量關系
5. 數據分析:通過軟件計算樣品濃度并驗證線性范圍(R2≥0.995)
紫外吸收檢測須符合以下標準體系:
1. 藥典標準:USP<857>、EP 2.2.25、ChP 0401規定藥品檢驗方法
2. 環境標準:EPA 415.3(TOC檢測)、HJ 636-2012(水質總氮測定)
3. 食品安全:GB 5009.268-2016食品中多種添加劑的UV檢測方法
4. 儀器校準:JJG 178-2007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檢定規程
所有檢測需進行方法驗證,包括精密度(RSD<5%)、回收率(95-105%)等關鍵指標。
為確保檢測準確性,需控制:
1. 光源穩定性:定期更換氘燈(建議1500小時)
2比色皿匹配性:同一組皿透光率差異<0.5%
3. 溫度控制:保持25±1℃以避免溫度漂移
4. 背景干擾校正:采用雙光束設計或基質匹配法
5. 標準物質溯源:使用NIST或 認證的標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