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去津可濕性粉劑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1 18:18:45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1日 18:19
莠去津可濕性粉劑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莠去津可濕性粉劑檢測項目及方法
一、莠去津概述
莠去津(Atrazine)是一種三嗪類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廣泛應用于玉米、高粱等作物田的雜草防除。其可濕性粉劑(Wettable Powder, WP)是一種常見劑型,需通過嚴格的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性和藥效。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 目的:確認莠去津的實際含量是否符合標稱值(如50%、80%等)。
- 方法:采用液相色譜法(HPLC),參照GB/T 19136-2017《農藥可濕性粉劑中有效成分含量測定》。通過標準曲線法進行定量分析,確保誤差范圍≤±5%。
2. 懸浮率測定
- 目的:評價藥粉在水中分散后的懸浮穩定性,直接影響田間施藥效果。
- 方法:依據CIPAC MT 15.1標準,將樣品配制成懸浮液,靜置30分鐘后抽取上層液體,測定未懸浮的沉淀物含量,懸浮率需≥70%(標準要求)。
3. 濕潤時間測試
- 目的:檢測藥粉被水潤濕的能力,影響施藥便利性。
- 方法:采用燒杯法(GB/T 5451-2001),記錄樣品完全潤濕所需時間,通常要求≤120秒。
4. pH值測定
- 目的:確保制劑酸堿度符合標準,避免影響藥效或導致包裝腐蝕。
- 方法:使用pH計測定1%水溶液的pH值,通常控制在6.0~9.0范圍內。
5. 水分含量測定
- 目的:防止水分過高導致有效成分分解或結塊。
- 方法:采用卡爾費休法(GB/T 1600-2021),要求水分含量≤3.0%。
6. 粒徑分布分析
- 目的:粒徑影響溶解性和懸浮性,需符合可濕性粉劑標準。
- 方法:激光粒度儀測定,要求98%顆粒粒徑≤45μm,且平均粒徑≤15μm。
7. 熱貯穩定性試驗
- 目的:評估產品在高溫下的儲存穩定性。
- 方法:將樣品于54±2℃下儲存14天,檢測有效成分分解率(≤5%)及懸浮率變化。
8. 冷貯穩定性試驗
- 目的:驗證低溫條件下的物理穩定性。
- 方法:-10℃儲存7天,觀察是否結塊或分層,恢復常溫后需保持原有性能。
9. 持久起泡性測試
- 目的:控制施藥時泡沫生成量,避免影響噴霧均勻性。
- 方法:量筒法測定1分鐘后的泡沫體積,要求≤60mL。
10. 雜質及重金屬檢測
- 目的:確保無有害雜質(如三聚氰胺衍生物)及重金屬(鉛、砷等)超標。
- 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和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符合GB/T 23372-2009標準。
三、檢測意義
通過上述檢測項目,可全面評估莠去津可濕性粉劑的質量均一性、化學穩定性及田間適用性,保障其除草效果的同時減少對環境和作物的潛在危害。
四、結語
嚴格的檢測流程是農藥產品質量控制的核心環節。生產企業需依據標準(GB)及農藥分析協作委員會(CIPAC)方法建立檢測體系,監管部門亦需加強市場抽檢,共同維護農藥行業健康發展。
以上內容涵蓋了莠去津可濕性粉劑的關鍵檢測指標及技術要點,適用于生產企業、質檢機構及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參考。
分享
上一篇:乙烯利原藥檢測
下一篇:莠去津原藥檢測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莠去津可濕性粉劑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