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采用有源光電保護系統的電敏保護設備的最小距離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有源光電保護系統(AOPD)作為機械安全防護的核心設備,通過發射紅外光束形成探測區域,當人體或物體進入該區域時觸發保護機制。為確保其有效性,需對電敏保護設備的小安全距離(S?)進行精確檢測。小距離的確定直接關系到設備能否在危險動作發生前完成停機,是避免機械傷害的關鍵技術參數。該檢測需綜合考慮設備響應時間、人體運動速度及機械慣性等因素,并嚴格遵循及行業標準。
小距離檢測涉及多個關鍵指標:
1. 系統響應時間(T?):從遮擋光幕到輸出信號的時間差
2. 光軸對準精度:各光束的對稱性及平行度誤差
3. 探測區域分辨率:小可識別遮擋物體的尺寸
4. 系統穩定性:連續工作下的參數漂移量
檢測需使用計量設備:
? 高精度激光測距儀(分辨率≤0.1mm)
? 多通道示波器(帶寬≥100MHz)
? 響應時間測試儀(時間分辨率≤0.1ms)
? 標準遮擋物套裝(不同直徑測試棒)
? 動態模擬測試平臺
按ISO 13855標準執行五步檢測流程:
1. 基準校準:使用激光測距儀確定設備安裝基準面
2. 響應時間測試:通過遮擋-信號觸發的時間差測定T?
3. 距離計算:S?=K×(T?+T?)+C,其中K為人體接近速度(1600mm/s)
4. 動態驗證:模擬人體不同運動速度下的實際保護效果
5. 環境適應性測試:在不同光照、溫度條件下驗證參數穩定性
檢測須符合以下標準規范:
? ISO 13855:2010 機械安全-人體部位接近速度與安全距離的關系
? IEC 61496-1:2020 電敏保護設備的安全要求
? GB/T 19436.1-2023 機械電氣安全-電敏保護設備技術規范
? ANSI B11.19-2019 機械安全性能標準
1. 測試環境需滿足:照度≤2000Lux,溫度20±5℃
2. 系統需在額定電壓±10%波動范圍驗證穩定性
3. 檢測前應完成EMC抗干擾測試
4. 檢測周期不應超過12個月
5. 檢測數據應保留至少3個周期